其實我們都可以住在公園里

公園住宅——一個讓人怦然心動的通稱。

目前家在翠湖俊園的L先生說:“就像翠湖,幾百年來也只有明代的沐英和清朝的吳三桂可以把家真正安在公園里。所以,我能住在翠湖邊上,已經(jīng)感到知足了!

說這番話的時候,L先生還不知道翡翠灣和北城公園的故事,還不知道這個樓盤有著“改變中國城市生活”的驚人宣言,不過他說的對,住在公園里的機會的確百年難遇,而今,在昆明,這個夢想可以在翡翠灣實現(xiàn)了。

希望與現(xiàn)實是否真的有差距?其實,沒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

真相一被誤導的公園住宅

家住關上寶海豪園的劉先生承認,他當初就是因為這個樓盤一句“寶海公園第一排”的廣告語,才斷然決定在此安家置業(yè)的。如今4年過去了,雖然風景依舊可以從客廳中看到,但公園卻始終和劉先生的生活若即若離,因為公園和住宅之間,終究還是有圍墻相隔,寶海豪園的獨到之處,無非是距離公園比較近而已,但就是類似寶海豪園這樣毗鄰公園而建的樓盤,如今有了一個讓人怦然心動的通稱——公園住宅。

假如以緊鄰公園為標準,其實寶海豪園并不是昆明最早的公園住宅,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位于翠湖的翠麗苑就已經(jīng)以翠湖為噱頭吸引買家了,只不過當時還沒有公園住宅這個概念。自上個世紀90年代末,北京首次出現(xiàn)公園住宅概念后,如今國內(nèi)凡是有城市公園的地方,幾乎都有公園住宅拔地而起,公園住宅已經(jīng)變成了房地產(chǎn)市場上最為時髦的概念之一。在昆明,翠湖公園是公園住宅最密集的地方,從最早的翠麗苑到現(xiàn)今的翠湖半山,總共有大大小小七八個樓盤。而寶海公園、海埂公園、金碧公園、世博園、金殿公園以及建設中的北城公園、月牙塘公園附近,都有公園住宅開發(fā)。

然而,盡管公園住宅已經(jīng)遍布大江南北,但從未有人為公園住宅下過準確的定義。一個似乎約定俗成的標準是,凡是鄰近公園的樓盤,都可以冠以“公園住宅”的響亮名號。換言之,所謂公園住宅,就是“公園旁邊的住宅”。綜觀國內(nèi)各大城市中的公園住宅,幾乎都是建在公園旁邊,能看見公園風景的房子。有的樓盤甚至連公園都看不見,僅僅是距離公園近,就堂而皇之地自稱為公園住宅。

所謂公園住宅

如果把公園旁邊的住宅稱為公園住宅,那么,本身就建蓋在公園里的住宅又該叫什么?這樣的問題,幾乎沒有人提過,因為沒有人會相信,公園住宅可以建在公園里。

沒有人相信,不代表沒有。深圳著名樓盤波托菲諾,就建在華僑城主題公園里;天津俊城淺水灣,也建在奧林匹克公園里;最近亮相的昆明翡翠灣,不僅建在公園里,而且是和公園一起開發(fā),住宅就是公園的一部分。

和僅僅是建在公園旁邊的住宅相比,本身就位于公園內(nèi)部的樓盤才更有資格稱為“公園住宅”。住宅建在公園旁還是公園里,其中的差別不僅僅是空間位置不同那么簡單。

一般的所謂公園住宅,公園大多先于住宅存在,景觀布局只考慮觀光游覽需要,并不是周邊公園住宅的一部分,建于附近的樓盤之所以以公園為賣點,一方面是住戶可以從高處觀賞公園內(nèi)部景觀(有些還觀賞不到),以彌補樓盤內(nèi)部景觀不足的缺點。另一方面是住戶可就近游覽公園,業(yè)主的實際感受其實和一般游客無異。而公園內(nèi)的住宅則完全不同,開發(fā)于公園內(nèi)的樓盤,內(nèi)部景觀、綠化率、容積率已經(jīng)失去了顯示樓盤檔次的意義,因為公園本身就是小區(qū)的景觀,所以綠化區(qū)極大,容積率極低,和整座公園相比,樓盤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面積數(shù)倍于樓盤的公園其實都是住宅的景觀,而住宅又是公園景色的一部分。

因為住宅在公園里,所以公園和住宅必須一體化規(guī)劃、設計,住宅和環(huán)境的交融,人與自然的親近都是開發(fā)中首要考慮的問題,比起一般住宅,建造在公園里的住宅景色更美、環(huán)境更幽靜,空氣更好,更令人心馳神往的是,對居住在這種住宅中的業(yè)主來說,回家就是回公園,回公園其實就是回家。

無論從哪個方面講,公園住宅都應該“在公園里”,而不是“在公園外”。打個比喻,如果把公園比作一部汽車,公園里的住宅就像汽車上的座位,而公園外的住宅就像搬一把椅子坐在汽車旁。要享受汽車樂趣,當然是要坐在車上,而不是坐在旁邊看著。

是誰在誤導公園住宅

只有修建在公園里的住宅才是真正的公園住宅,但現(xiàn)實是,幾乎所有號稱是公園住宅的樓盤其實都是在公園外。以翠湖公園為例,周邊七八個樓盤沒有一個是在公園內(nèi),但樹起的都是公園住宅的旗號。有的樓盤從位置上看離翠湖不遠,但大部分住宅連翠湖都看不到,視野景觀還不如一些郊區(qū)樓盤,可是也宣稱是公園住宅。不僅是在昆明,國內(nèi)90%以上的公園住宅其實都只是能看一眼公園而已,和公園本身毫無關聯(lián),是開發(fā)商在有意無意地誤導公園住宅的概念。

把凡是和公園沾邊的樓盤都稱為公園住宅,是開發(fā)商利益驅(qū)動使然。在城市中,公園是自然的象征,是難得的綠色特區(qū)。住在公園旁邊,既享受市政資源帶來的景色,又有比一般市民更方便的休閑條件,更關鍵的是,公園為住在市區(qū)內(nèi)的居民提供了難得的鬧市幽靜處和繁華中的美景.

真相二一個名叫翡翠灣的公園

在中國,真正的公園住宅屈指可數(shù),幸運的是,昆明的翡翠灣就名列其中。就公園住宅而言,翡翠灣在昆明的房地產(chǎn)開發(fā)史上堪稱空前,雖然還不敢斷言絕后,但亦很難再現(xiàn)。如果沒有新昆明建設的契機,沒有自然的淵源,就不會有北城公園(暫名),當然更不會有翡翠灣。

翡翠灣:典范的誕生

一年前,在規(guī)劃中的北城公園旁,一個名為麗水天錦的樓盤就已經(jīng)讓人驚艷,因為北城公園是目前昆明在二環(huán)路內(nèi)新修建的惟一一個大型水景公園,而麗水天錦和公園近在咫尺,因此,麗水天錦一經(jīng)推出,立刻引起搶購。

一年半以后,一個名為翡翠灣的樓盤干脆在北城公園里破土動工,全城轟動。所有人都知道,昆明二環(huán)路內(nèi)已經(jīng)是寸土寸金,建筑密度居高不下,很難再有什么空地興建公園,特別是擁有大面積水面的大型公園,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北城公園幾乎是二環(huán)路內(nèi)最后一個水景公園了。公園本已難得,但更為珍稀的是,北城公園是和翡翠灣一同建設的,從規(guī)劃圖上看,翡翠灣就像一只手掌,深入公園腹地,和公園完全融為一體,也就是說,翡翠灣其實是建在公園里,公園就是翡翠灣,翡翠灣就是公園!

在昆明20年的房地產(chǎn)開發(fā)史上,還沒有哪個樓盤能夠建在公園里!

作為公園的翡翠灣

翡翠灣連同北城公園,總共占地150畝,其中約50畝用以開發(fā)翡翠灣高級住宅.

真相三被公園改變的生活

劉先生是昆明一家房地產(chǎn)公司的老板,他在南市區(qū)已經(jīng)開發(fā)了多個高檔樓盤,不過他自己卻始終住在翠湖邊。用劉老板的話來說,好房子很多,但翠湖只有一個。如果風景好,何必出城去住別墅。

事實上,在昆明,像劉老板這樣不愿出城的富人越來越多。

留在城里的富人們

在許多人印象里,富人總是住在遠郊別墅里,然后坐車到公司辦公。再不濟,也要買一套昆明二環(huán)路外的聯(lián)排別墅,享受“有天有地有花園”的別墅生活,但實際上,正如劉老板一樣,許多富人其實是不愿意出城的。不愿出城的原因說來簡單:別墅雖然豪華,但生活不便,安全性較差,加之交通擁堵,對惜時如金的富人來說,每天花大把的時間在上下班途中是不值得的。

另外,住遠郊別墅,圖的無非是城里沒有的山水環(huán)境,然而如果能在城市里也享受到美景,又何必非要住在郊區(qū)呢?所以,在每一個城市的公園旁邊,凡是打著公園住宅旗號的豪宅,總是不愁銷售的,因為公園在城市中總是稀缺資源,能夠坐在家中就享受公園美景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

就像昆明的翠湖周邊,盡管有的住宅連湖景都看不見,但依然毫不客氣地冠以“公園住宅”的響亮名號,價格也毫不含糊地貴,支撐其價格的,當然是留在城市中的富人們強大的購買力。

愛郊區(qū)還是愛城市

有人喜歡郊野,但舍不得城市中的繁華;有人偏愛城市,卻又向往著郊外的風景。早些年,隨著城市的擴張,長期生活在緊張城市空間中的人們,仿佛被解放一樣紛紛沖出城市,可是問題也隨之而來,由于上班只能在城市中,而家卻在城外,上下班的時間成本和物質(zhì)成本都很高,而且有越來越高的趨勢,有人不得不又重新返回城市。

住在城市中的人也有自己的煩惱:除了待在家里,只能逛大街,看不到綠色,看不到風景,沒有休閑空間,沒有風花雪月。雖然生活是方便了,繁華是體驗了,可是離清新的空氣、優(yōu)美的風景、靜謐的空間越來越遠了。

能不能既要郊野的風景,又要城中的繁華,魚和熊掌兼而得之?公園住宅是惟一可以同時實現(xiàn)兩大目的的理想居所。特別是像翡翠灣這樣,本身就建在公園里的樓盤,是每一個城市人的夢想世界。

一個拿錢買不到的機會

不管是昆明的翡翠灣,還是深圳的波托菲諾、天津的淺水灣,雖然昂貴,但畢竟是有價的,而拿錢也買不到的東西是住在公園里的機會。

在翡翠灣之前,即使斥資千萬,頂多也只能住在盡可能離公園近的地方。在翡翠灣之后,二環(huán)路內(nèi)再也沒有機會再建一座像北城公園一樣的大型水景公園了,也再也不可能出現(xiàn)像翡翠灣這樣建在公園里的樓盤了。2005年,一個住在昆明城市公園里的機會稍縱即逝,以后花錢也買不到了。

住宅有價,美景無價。深圳的波托菲諾,因為可以享受華僑城主題公園的景色,所以價格一路飆升。同樣在深圳,萬科17英里借著海景走俏市場,最近甚至引起了一場震驚業(yè)內(nèi)的搶購風波。在昆明,翠湖邊是不可能再有新盤問世了,寶海公園旁是不可能再有新盤了,圓通山公園旁也不可能再建公園住宅了,最后的機會留給了北城公園,留給了翡翠灣,那么,翡翠灣該賣多少錢?

住在公園里的N種好處

好處一:走出家門就到公園,回家先回公園,至尊感覺,全城獨一無二。

好處二:逛公園不花錢,一生節(jié)約金錢若干。

好處三:傍晚公園漫步,增加親情,減少家庭矛盾,增進夫妻感情。

好處四:老人晨練方便,延年益壽。

好處五:兒童可在公園玩耍,有益身心健康,減少參與不健康校外活動的機會。

好處六:戀人約會方便,住在公園里有助于愛情成功。

好處七:空氣清新,鳥語花香,精神愉快。

好處八:公園就是地標,親朋好友尋找方便。

……

好處N:絕版位置,房屋升值。


近100畝均為公園和綠地,公園里水面又有2萬平方米,所以有人把北城公園的興建稱為再造一個翠湖。真正的翠湖公園是無法居住于其中的,但翡翠灣卻和公園聯(lián)成一體,翡翠灣就是公園的一部分,房子就像長在公園里。

在翡翠灣,容積率、綠化率這些指標都失去了意義,因為翡翠灣的背景是公園,花園是公園,院落是公園。當一個樓盤把整個公園攬入懷抱,不,是被公園攬入懷抱時,那種綠色的奢侈實在難以言表。

因為住宅就在公園里,翡翠灣的規(guī)劃設計頗費開發(fā)商和設計師的思量:住宅在享受公園的同時,本身又是公園的一部分,如何既保證住宅充分領略公園美景,又讓樓盤和景觀相得益彰,是設計師必須考慮的問題。最后拿出的設計藍圖令人拍案叫絕,三幢住宅樓像三道優(yōu)美弧線劃向公園腹地,彼此間互不遮擋景觀,保證每一個住在翡翠灣的人,不管是在客廳還是在臥室,都能毫無遺漏地欣賞公園景色。而三排弧線形、外立面色彩淡雅、錯落有致的建筑也和公園近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為什么是翡翠灣

作為全國屈指可數(shù)的真正公園住宅,為什么是翡翠灣,而不是其他樓盤贏得了這份殊榮?是開發(fā)商中房現(xiàn)代公司實力超群嗎?是昆明市對翡翠灣情有獨鐘嗎?

中房現(xiàn)代公司實力雖然不凡,但還沒有到在昆明隨心所欲開發(fā)項目的地步,翡翠灣之所以得以建在公園里,完全是機遇加實力的結(jié)果。翡翠灣所在地原本就是盤龍江邊一塊濕地,過去名為龜龍湖,曾經(jīng)是一個草長鶯飛、景色秀麗的地方。后來因為盤龍江水量逐漸減少,以及城市的擴大,龜龍湖面積日漸縮小,景色也不復當年之美,但一直到翡翠灣開發(fā)之前,這里一直有一片天然水面。因此,翡翠灣所在地段其實一直有著建設一座以水景為特點的公園的自然條件,所以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昆明的城市藍圖中就有了在此興建公園的規(guī)劃,只是由于資金、方案、拆遷等一系列問題,這個公園遲遲未能建設。

2003年,機會來了,這一年,新昆明建設規(guī)劃出臺,城市建設有了前所未有的大氣魄和新舉措,中房現(xiàn)代公司瞄準時機果斷介入,以投資興建公園為條件,拿下了包括龜龍湖在內(nèi)的150畝土地。但這并不是一塊好啃的“骨頭”,因為在150畝土地中,2/3要拿出來建設公園,開發(fā)住宅的不過50畝而已,而修建公園的投資高達9000萬元之巨,加上拆遷、征地花費的6000萬元,翡翠灣用于前期的費用竟多達1.5億元。當初,正是巨額的投入,必須以2/3的土地作為公園用地的條件,讓昆明眾多實力雄厚的開發(fā)商望而卻步,最終,還是獨具慧眼、實力超群的中房現(xiàn)代接過了這個項目。

如果不是項目本身具有的天然條件,如果不是新昆明建設的契機,如果沒有中房現(xiàn)代公司的魄力和實力,北城公園也許仍舊是紙上談兵,昆明真正的公園住宅依然是空中樓閣。

翡翠灣:無法復制的榜樣

就像翠湖周邊的樓盤每每以“絕版”標榜自己一樣,翡翠灣也在昆明房地產(chǎn)市場上上扮演了獨一無二,難以復制的角色。

真正的公園住宅,首先要有公園,其次公園面積要足夠大,再次公園和樓盤必須同時規(guī)劃,由同一家機構一起開發(fā)。放言昆明,哪里還有這樣的機會和條件?即使在國內(nèi)諸多城市中,能夠出現(xiàn)像翡翠灣這樣項目的機會也不多。因此,雖然不能說翡翠灣一定是昆明最后一個公園住宅,但至少在二環(huán)路內(nèi),類似的項目是不會再有了。

2005年,翡翠灣,一個無法復制的榜樣就這樣誕生了。來是遠郊才有的享受,因此,公園住宅比其他樓盤多了一份綠色加休閑的賣點,盡管住在公園旁邊也未必能真正享受到,但想象空間卻足夠大,所以開發(fā)商只要有可能,哪怕是樓盤只是能遠遠地眺望公園,也會毫不猶豫地在樓盤名稱前面加上“公園住宅”的修飾語。

公園住宅本來只能是公園里的住宅,但因為真正建在公園里的住宅十分罕見,以致于公園住宅的榮譽都旁落到公園鄰居頭上。

機遇比實力更重要

用可遇而不可求來形容公園住宅的珍稀程度是最恰當?shù)。不管是昆明還是國內(nèi)其他城市,城市公園的數(shù)量都不少。以昆明為例,除個別遠郊公園外,在二環(huán)路內(nèi)就有公園8個,號稱是公園住宅的樓盤也有近20個,但除了翡翠灣,沒有一個樓盤是真正建在公園里。比如翠湖旁周邊是昆明高檔住宅最為集中的地方,其中最大的賣點就是可以欣賞翠湖美景,所以翠湖周邊的房價一直居高不下,可實際上,這些項目都只是圍繞翠湖興建,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園住宅。

在翠湖公園內(nèi)蓋房子?這是昆明開發(fā)商連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并不是說翠湖公園內(nèi)興建住宅的成本太高,而是翠湖早已成形,作為公共資源,政府斷然不允許在翠湖公園內(nèi)開發(fā)房地產(chǎn)項目——這正是中國絕大多數(shù)公園住宅的尷尬之處,因為大多數(shù)公園在城市中已經(jīng)有多年歷史,是公共設施,在其中建設私人住宅是無法想象的,開發(fā)商能做的無非是盡可能靠近公園開發(fā)樓盤。

像翡翠灣這樣得以建在公園內(nèi)的樓盤,不僅在昆明絕無僅有,在全國也非常罕見。據(jù)統(tǒng)計,國內(nèi)類似翡翠灣這樣以公園為住宅景觀的樓盤不超過20個,這些項目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公園和住宅同時規(guī)劃,也差不多同時興建,樓盤和公園其實是同一個項目,住宅在項目中只是一小部分,項目大部分面積是公園,因此,這類公園住宅的景觀在城市中無可匹敵,居住環(huán)境極其優(yōu)越。在國內(nèi),真正的公園住宅之所以鳳毛麟角,是因為開發(fā)此類項目最重要的不是實力,而是機遇和運氣。一般來說,已經(jīng)建成的公園內(nèi)再開發(fā)住宅的可能性是幾乎不存在的,只有新建公園,而且經(jīng)統(tǒng)一規(guī)劃,符合城市發(fā)展和周邊片區(qū)利益,公園和住宅由同一家房地產(chǎn)公司建設才有可能在公園內(nèi)開發(fā)住宅;另外,能夠建設住宅的公園必須要有足夠的面積,像昆明景星公園這樣的袖珍公園,是不具備建設公園住宅條件的。

“住在公園里的機會恐怕是百年難遇吧?”在云大工作、目前家在翠湖俊園的L先生說,“就像翠湖,幾百年來也只有明代的沐英和清朝的吳三桂可以把家真正安在公園里。所以,我能住在翠湖邊上,已經(jīng)感到知足了。”說這番話的時候,L先生還不知道翡翠灣和北城公園的故事,還不知道這個樓盤有著“改變中國城市生活”的驚人宣言,不過他說的對,住在公園里的機會的確百年難遇,而今,在昆明,這個夢想可以在翡翠灣實現(xiàn)了。

本站轉(zhuǎn)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nèi)與本站聯(lián)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wǎng)"的文章未經(jīng)本站授權,不得轉(zhuǎn)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