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寓要建“玻璃金字塔”


當博客寓第一次出現在我們面前時,除了沙盤上它時尚的建筑立面,貼心的戶型設計外,并未有特別之感。如今,博客寓時尚的外立面、精美的樣板間均已呈現,策劃已久的博客寓大家博藝館也即將開建,而這個類似于盧浮宮“玻璃金字塔”的四維空間究竟是什么樣的呢?

“玻璃金字塔”

風靡非議后

上世紀80年代,美籍華裔建筑大師貝聿銘為法國盧浮宮設計的“玻璃金字塔”建成之初飽受爭議,后來卻成為了盧浮宮的象征。如今,這座古典宮殿中的現代作品再度成為關注焦點,每年數百萬的參觀者使“金字塔”長期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tài)。

據悉,三分之二的游客寧肯擠在玻璃金字塔前排長隊,也不愿從游客相對較少的另外兩個入口進館參觀。

四維盒子大膽嘗試

對于生活在三維空間中的人類來說,什么是四維空間,永遠是我們想象和探討的話題。

而對于空間立體感非常強的建筑來說,四維空間創(chuàng)作似乎是癡人說夢,因為它本不存在于我們的世界里。而博客寓,首創(chuàng)性地建造四維盒子——大家博藝館,將人們于夢想拉近。

博藝館的設計創(chuàng)意是用幾何的第四個維度來代表物理中的時間維度,是第一件“四維建筑學”作品。這個博物館的核心——從入口延伸到地下的空間,就是將一個四維的盒子通過斜向擠壓在三維的空間中,而讓我們在穿行時能夠體驗到四維空間的特性。這是使空間遵循第四個維度(隱喻時間)延伸。在這里設計者故意埋藏的時間軸引導著觀眾穿過時間,去閱讀塵封的過去。

大家博藝館

博客寓的新玩意

博藝館將自身的主體深深埋于地下,只保留一個入口和輔助建筑在地面上,主要的地面建筑貢獻給景觀和在周圍生活的居民。當觀者從外部進入博物館時,他將先穿過一條長長的步道,左邊是下沉的瀑布庭院和遍植的樹木,右邊則是一個可供人親近的淺水面即博藝館的頂部。在步道的結束處,是博物館的心臟——“四維的盒子”,從這里一步步走入地下。這個“盒子”就是這件大器物的“瓶口”。

下沉的瀑布庭院,使得博物館并非全然在地下與世隔絕,透過瀑布庭院的大型玻璃墻,在這個庭院中的游客可以看到天空,樹木和地面的人。而地上的人在此可以隱約看到博物館地下的部分結構。

博物藝術館的存在,為這個社區(qū)將帶來了文化藝術品的展示、新年的音樂會,還有伴隨的法國紅酒和情調的派對。當這樣的活動是在充滿夢想意味的四維盒子里面進行時,它的特別就不言而喻了。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