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告訴你,兩個青年幾乎一動不動地坐在桌邊移動一些小塊的木頭,每天能消耗的能量相當于普通成年人3倍,你信嗎?
這并不是天方夜譚,而是發(fā)生在國際象棋選手身上的日常。
你可能覺得奇怪,下國際象棋時身體又不怎么活動,怎么就能燃脂了?我們來看一看這種世界上最燒卡路里的活動之一的原理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一個現(xiàn)象,那就是考試期間許多人會消瘦,考試結(jié)束后又會重新長膘。這是個巧合嗎?
其實,這個現(xiàn)象揭示了一個普遍的規(guī)律:動腦子是一種相當減肥的活動。
成人的大腦只占體重的2%,但卻消耗了20%的氧氣和能量,也就是說每天成年人的大腦能消耗350-450大卡,相當于大半個麥當勞巨無霸的熱量,厲不厲害。
小孩子的大腦就更耗能了。杜克大學的人類學家 Doug Boyer 指出,5-6歲的兒童的大腦消耗的能量占人體一天消耗總量的60%,難怪小孩子每天要吃那么多東西。
那么,全身幾乎保持靜止,但是讓大腦高速運轉(zhuǎn),會發(fā)生什么呢?
先來看一下這些真實事件吧。
1984年的世界國際象棋錦標賽在進行了5個月共48場比賽后被叫停,原因就是當時的衛(wèi)冕世界冠軍 Anatoly Karpov 瘦了10千克。經(jīng)歷了那場比賽的美國國際象棋大師 Maurice Ashley 回憶:“他看起來就像死了!
Anatoly Karpov
2004年,世界冠軍魯斯塔姆·卡西姆扎諾夫(Rustam Kasimdzhanov)在結(jié)束世界國際象棋錦標賽時,也瘦了近8千克。
美國國際象棋特級大師 Fabiano Caruana 在比賽前的體重保持在61千克,但一般在錦標賽后就變成了54千克。他說:“有時候我在錦標賽之后會稱體重,我曾親眼見證體重掉到了54千克以下,當時我害怕極了!
一些研究者也注意到了這個現(xiàn)象。斯坦福大學的神經(jīng)科學家 Robert Sapolsky 在 Why Zebras Don't Get Ulcers 一書中介紹,國際象棋大師在比賽時的血壓和馬拉松選手一樣高,他們的呼吸速率也是普通人的3倍,實際上國際象棋選手在打比賽時一天可以消耗6千大卡的能量,是普通人每日消耗的3倍。
要知道,為了保持肌肉猛男形象,好萊塢演員巨石強森每天的攝入和消耗是5千大卡,但這些國際象棋選手已經(jīng)超越了巨石強森。Sapolsky 指出,國際象棋選手在比賽時的消耗和頂級運動員相當。
好萊塢演員巨石強森為了維持肌肉,每天要攝入和消耗5千大卡的能量
這個說法得到了另一個實地研究的證實。
2018年,一家叫做 Polar 的芬蘭公司追蹤了國際象棋選手在打比賽時候的心率,并以此測算他們的新陳代謝。這項研究發(fā)現(xiàn),當時21歲的俄羅斯國際象棋大師 Mikhail Antipov 在2個小時的比賽中消耗了560大卡,差不多等同于費德勒打1小時的網(wǎng)球的耗能。
在這樣高強度的燒腦活動下,國際象棋選手瘋狂掉肉也就不奇怪了。Sapolsky 指出,國際象棋選手在打比賽時平均每天要輕1千克。
如今的國際象棋選手們也都知道比賽會讓他們瘋狂瘦身,因此他們在打比賽前就會積極鍛煉,同時調(diào)整飲食,以幫助大腦適應比賽時的高速運轉(zhuǎn)狀態(tài)。
目前的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國際象棋界的傳奇神童、13歲打平國際象棋特級大師卡斯帕羅夫的芒努斯·卡爾森(Magnus Carlsen)也開始像足球運動員那樣鍛煉體能,以維持大腦的最佳狀態(tài)。
13歲打平國際象棋特級大師卡斯帕羅夫(右)的芒努斯·卡爾森(左)
而為了緩沖比賽對體重的沖擊,卡爾森的私人營養(yǎng)師 Magnus Forssell 表示:“在錦標賽前,我常常讓他多吃意面以儲存能量!
而在意識到錦標賽對大腦的影響后,國際象棋職業(yè)選手的作息和生活方式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在20世紀80和90年代,國際象棋選手常常抽煙喝酒開深夜派對,但是現(xiàn)在的選手非常克制。
美國國際象棋大師 Maurice Ashley 表示:“身體和頭腦的狀況是緊密相連的,一些國際象棋大師的生活就和足球運動員一樣規(guī)律!
美國國際象棋特級大師 Fabiano Caruana (左)在比賽前進行體能訓練。圖片來源:ESPN
當然,國際象棋不是特例,同樣坐著不動但很燒腦的橋牌也能減肥。
2015年,英國橋牌聯(lián)合會在向英格蘭體育委員會 (Sport England) 申請資助時提到,打橋牌會讓他們的身心都感到疲勞。
肯特大學的運動機能學研究者 Mark Burnley 指出,在玩橋牌的時候,一個70千克重的成年人每小時要消耗105大卡的能量,完全不輸國際象棋選手以及馬拉松選手。
那么,什么樣的智力任務(wù)最能燃燒卡路里呢?
渥太華大學的神經(jīng)科學家 Claude Messier 表示,大腦消耗的能量主要用于神經(jīng)元之間的通訊;如果要加強大腦耗能的話,就要讓神經(jīng)元之間產(chǎn)生過去沒有的通訊。
因此,燒腦的任務(wù)必須是“大腦沒學過的新任務(wù)”,比如學新樂器、學象棋的新走法、學新語言等等,這樣大腦才會花更多的能量用于建立新的神經(jīng)元連接。
實際上,科學家們對此并不會感到特別驚訝,因為他們在30多年前就發(fā)現(xiàn),刺激大腦的活動也能讓大腦燃燒更多的卡路里,尤其是葡萄糖。
早在1988年,西奈山醫(yī)院的科學家利用正子斷層照影(PET)技術(shù)發(fā)現(xiàn),當大腦某個區(qū)域的神經(jīng)元發(fā)送信號時,附近的毛細血管就會擴張,為神經(jīng)元提供更多的攜帶氧氣和葡萄糖的血液。
科學家們還發(fā)現(xiàn),葡萄糖對記憶力有促進作用。
1981年,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研究者 Janet Lapp 發(fā)現(xiàn),補充了450克的碳水化合物的高中生的單詞記憶好于沒有吃碳水化合物的高中生。后來有許多研究也證實了訓練后投喂或注射葡萄糖對動物記憶力的促進作用。
2004年,Messier 回顧了葡萄糖對記憶的影響的研究后提出,葡萄糖對記憶的作用可能和神經(jīng)元之間的通訊工具——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合成有關(guān)。比如,神經(jīng)遞質(zhì)乙酰膽堿的合成就直接依賴葡萄糖。
話說回來,國際象棋選手打比賽的目的不是為了瘦身,而是為了贏。對他們來說,在比賽時為大腦提供足夠的能量才是正經(jīng)事。和葡萄糖有關(guān)的研究成果很快就體現(xiàn)在他們的訓練和比賽中。
以卡爾森為例,他在2017年意識到自己的狀態(tài)變差了,過去打贏比賽很容易,但是現(xiàn)在卻變得困難,而且打完每場比賽的時間也開始變長。
于是,卡爾森去了老家挪威奧斯陸的奧林匹克訓練中心,咨詢?nèi)绾尾拍茏屪约旱拇竽X在比賽時保持最佳狀態(tài)。挪威奧體中心的回復是這樣的:“比賽時不要喝橙汁就好了!
原來,雖然葡萄糖能促進記憶力,比賽時確實需要及時補充葡萄糖,但含糖很高的飲料卻會造成血糖暴跌(sugar crash)這個現(xiàn)象。
攝入過量的糖分,會導致飯后血糖暴增爆減(圖中紅線),這就是血糖暴跌,也叫反應性低血糖
吃完飯或者喝了含糖飲料以后,許多人會感覺腦子暈乎乎的,集中不了注意力,實際上這就是血糖暴跌,或者說反應性低血糖造成的,而這主要是因為飯后血糖的突然升高導致胰島素分泌增加。胰島素能夠促進身體組織利用血液里的葡萄糖,但也會造成血糖的速降,飯后低血糖頭暈就這樣產(chǎn)生了。
許多知名國際象棋選手都有在比賽時喝高糖飲料的習慣。比如日裔美國國際象棋特級大師中村光最愛的是紅牛。
酷愛橙汁的卡爾森
而卡爾森卻中意橙汁,這個習慣在他的神童時代就養(yǎng)成了。但是在奔三的道路上,以前的助攻變成了拖累,因為成年人的身體分解果糖的速度變慢了,這就會造成血糖暴跌。
奧體中心的營養(yǎng)師建議卡爾森改喝鮮奶兌的巧克力奶,因為這種飲料的含糖量比橙汁低,而且還可以補充鈣、鉀和蛋白質(zhì),不會讓他的血糖發(fā)生劇烈的波動,他也就不會在比賽時感到突如其來的疲勞了。
所以,如果你要進行重要的腦力活動,也可以參考卡爾森的食譜。未成年人的話當我沒說。
老師拿出了5年高考3年模擬:同學們來一起減肥啊!
本站轉(zhuǎn)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quán)異議,請在3個月內(nèi)與本站聯(lián)系刪除或協(xié)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wǎng)"的文章未經(jīng)本站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爆料、授權(quán):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