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鄧,凝聚一千三百年的白族時光

曾經興盛的鹽業(yè)

諾鄧鹽業(yè)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產生。公元前110年,今云龍地區(qū)已產鹽。云龍境內鹽井較多,最早開采的就是諾鄧井。公元1383年,明朝在云南設“云南四提舉司”,其中的“五井鹽課提舉司”,治所就設在諾鄧。我曾經在村里的制鹽小作坊井用15元購買過一塊鹽巴,呈橢圓形,回家用小刀一點點刮著用,感覺很奇妙。

關于諾鄧鹽井還有個有趣的傳說:村里的牧羊人每天趕羊經過一山崖,羊群總是停下來舔巖壁,驅趕不散,每天如此。牧羊人覺得奇怪,某天扒開草叢一看,見有小小的水流流出,用舌頭一舔,是咸的。后來,經過村人的挖掘,就有了后來一度興盛的鹽井了。

鹽業(yè)經濟的發(fā)展,促進了諾鄧村的演變和發(fā)展。南詔時“細諾鄧井”的鹽業(yè)生產已經具備了相當規(guī)模。當時四方商賈云集,諾鄧百業(yè)昌盛,繁榮興旺。諾鄧村每月趕四次集市:初一、十五為“大街”,初八、二十三為“小街”。村中街道因山就勢,店鋪基本由北向山坡一面開,街面雖不寬,但店鋪有幾十家。后因歷史變遷,云南的鹽業(yè)敗落,諾鄧也就慢慢沒落了下來。村中現在還有鹽井龍王廟記載著當年輝煌的歷史。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